心理学教你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其实你不必在意这些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2-24 .... 来源:www.tuj8.co
从一定条件下,社会评价是对人的一种异化。正如货币最初只是用来作为劳动产品交换的中介,但慢慢的,货币具备了神化的特征,人们不再为了交换产品而劳动,而只是为了得到货币而劳动。货币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竞相追逐它,这便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使人们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金钱也无法停下来享受生活的原因。人对社会评价的态度也同样如此。
在幼时,社会评价只是一种激励个体努力,或者改正错误的方式,家长或老师们试图用评价约束个体,习得社会规则,使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此时,评价只是达到社会化目的的手段,而不是追求的目的。
但在一定的时刻,在某些人身上,评价的性质发生的变化,评价被至于崇高的地位,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评价而努力,甚至宁愿为此付出身体的辛劳和精神的痛苦。他们修改了幸福的定义:别人越喜欢我,我就越有价值,我便越幸福。把幸福寄托在别人的态度上面,此时,一个人远离了自身,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里,个体迷失了自己,这便是人的异化。
人们发明货币,最初只是为了交换的方便,离开了产品货币便一文不值。评价也是一样,它只是一种社会约束手段而不是目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手段变成了目的,货币比产品更重要,评价比个体更重要,这是社会化过程中的异化。正如货币变成资本之后,它的后果必然是剥削,将社会评价置于比人本身更重要的位置后,它的代价必然是对人性的剥削以及伴随的强烈痛苦。
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里,如果过于在意社会评价,那么便远离了自身,如果完全不顾及社会评价,那么这个人谈不上是一个社会人,也难以在社会中很好地生存。生活中更多见的是第一种人,即被社会评价左右的人。而人要真正成为一个个体化的存在,那么便要从社会评价中解脱出来,形成自主性,在社会要求与自主性之间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