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张图纸,都印在心里”(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5-29 .... 来源:www.tuj8.co
回到祖国后,黄锡璆参加了高考,接受高等教育,并在改革开放后作为公派人员留学海外,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医疗建筑博士。
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留学期间,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学校甚至给了他自取图书馆钥匙的“特权”。“其实,我也会羡慕同学们躺在草坪上晒太阳聊天,但是该读的书实在太多,不能浪费时间。”1988年,黄锡璆学成归国。他说:“国家花了这么大代价培养我们,就应该赶紧回国做点事情。”
刚回国时,国内医疗建筑的设计理念还比较落后。黄锡璆到偏远地区找业务,从几千平方米的小项目开始做,一干就是一辈子。如今已近耄耋之年,他仍一心扑在专业研究上,还时常叮嘱晚辈:“医院不是别的建筑,是要救人命的,千万不能出现问题。”
工作之余,他爱好不多,除了带老伴儿出去旅游,他把大量精力放在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上。他说:“我想完成写本书的愿望,踏踏实实把专业知识系统地梳理一下。”
记者手记
画笔勾勒家国梦
采访中,黄锡璆谈到成绩时总是说,“原本可以做得更好”;面对赞扬,他说的都是“我跟一线的医护英雄相比,差远了”。
60多年前,他离开亲人从印尼辗转归国;30余年前,他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毅然回国;17年前,他克服视网膜脱落后尚在恢复期的病痛,一笔一画勾勒出小汤山医院的设计草图;如今,79岁的他在抗击疫情之时再次写下战书,为火神山医院建设贡献力量,让人不禁感叹和敬佩。可以说,每一页图纸,都承载着黄锡璆的家国梦想,每一所坚固的医院,都体现着他的工匠精神。
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留学期间,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学校甚至给了他自取图书馆钥匙的“特权”。“其实,我也会羡慕同学们躺在草坪上晒太阳聊天,但是该读的书实在太多,不能浪费时间。”1988年,黄锡璆学成归国。他说:“国家花了这么大代价培养我们,就应该赶紧回国做点事情。”
刚回国时,国内医疗建筑的设计理念还比较落后。黄锡璆到偏远地区找业务,从几千平方米的小项目开始做,一干就是一辈子。如今已近耄耋之年,他仍一心扑在专业研究上,还时常叮嘱晚辈:“医院不是别的建筑,是要救人命的,千万不能出现问题。”
工作之余,他爱好不多,除了带老伴儿出去旅游,他把大量精力放在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上。他说:“我想完成写本书的愿望,踏踏实实把专业知识系统地梳理一下。”
记者手记
画笔勾勒家国梦
采访中,黄锡璆谈到成绩时总是说,“原本可以做得更好”;面对赞扬,他说的都是“我跟一线的医护英雄相比,差远了”。
60多年前,他离开亲人从印尼辗转归国;30余年前,他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毅然回国;17年前,他克服视网膜脱落后尚在恢复期的病痛,一笔一画勾勒出小汤山医院的设计草图;如今,79岁的他在抗击疫情之时再次写下战书,为火神山医院建设贡献力量,让人不禁感叹和敬佩。可以说,每一页图纸,都承载着黄锡璆的家国梦想,每一所坚固的医院,都体现着他的工匠精神。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