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八卦  >>  咆哮无声:中条山战役战场遗址考察记

咆哮无声:中条山战役战场遗址考察记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9-17  ....    来源:www.tuj8.co
   卫立煌坚持主张国共联合抗战,与八路军建立友好关系。但在中条山大战前夕,因他与八路军的友好关系,他被撤掉一切本兼职务。改由军政部长何应钦指挥中条山作战。临阵换将,实为兵家之大忌。我们清楚,日寇以前曾对中条山发动十多次围攻,都没有能够突破中条山防区。更为怪异的是,在六六会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做出重大牺牲的第四集团军居然也被调离中条山防线而回到河南休整。原因同样简单,第四集团军部队中中共人员不少,且与中共来往较多。第38军军长赵寿山将军还转辗到了延安。这在以后中共有关38军的政治待遇文件中,我们更清楚,这支起义部队中官兵确实受中共影响深远。
  关键将领和关键部队被调离,中条山之战之胜败,实际上已经有所定论。毕竟,第四集团军38军曾被卫立煌称赞为中条山的铁柱子。中条山居民由于卫立煌守护中条山,与日军经过十多次血战,都打败了日军。老百姓在军队的守护下,都已经不相信日军会打过来。可见,当时整个中条山地区连居民都有了轻敌和麻痹思想。
(五)
   我们一行,沿黄河继续向东前行。经过约二个小时的行进,到了夏县的祁家河乡。祁家河中学退休教师郭发亮与冯寄宁老先生是老朋友,他们经常联系,冯寄宁已经不止一次来过祁家河。这次,郭发亮老师担任我们此次之行的向导。
   郭发亮实际上已经成为中条山战役历史研究专家。郭发亮老师是中条山战役的难民后代,他们一家人过黄河逃难河南渑池,为了混口饭吃,他父亲凭一手好字,在高桂滋的17军一个连队当文书,他的本家子哥随17军战地剧团四处唱戏,由于常年奔波劳累急坏了一只眼晴,他的奶奶在渑池等待的时间长了,一直想回山西老家,一夜间急聋了耳朵。后来,他在同为中条山难民的中央党校教授杨圣清倡议下,开始走乡窜户,寻访一个个当年逃难的难民,挖掘那一段历史记忆,以防被尘埃淹没。杨圣清是中央党校的退休教授,他出生在山西运城夏县祁家河镇的七泉村,亲身经历了1941年的中条山会战。由主编杨圣清、副主编郭发亮、曹安怀、张城垣的《苦痛的记忆--中条山战役难民口述历史实录》,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以纪念中条山沦陷70周年,献给1941年5月中条山战役牺牲的爱国将士和死难乡亲。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