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口述实录  >>  研讨会︱如何通过口述历史来探寻上海的城市精神?

研讨会︱如何通过口述历史来探寻上海的城市精神?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5-29  ....    来源:www.tuj8.co
把握实事求是与政治方向的统一。第三,既要突出个人经历,但也不能完全变成一个人的学术或是艺术自传。口述历史不是树碑立传,而是记录大时代下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比如说把口述者的长篇论文都放到书里,这就是不合适的,一定要从个人经历里反映出时代变迁。
研讨会︱如何通过口述历史来探寻上海的城市精神?
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先生和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先生作为口述者,也先后发言,二人均认为文史馆编撰的这套口述回忆,对各自的人生有很好的回顾,可以通过
他们的人生看到时代的变迁,各自领域里的今昔对比等等。
上海市档案馆副馆长邢建榕先生认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有四点特色值得一提:首先是原创性,绝大多数的口述者,之前并没有关于他们的相关传记和回忆录;第二是规模性,该系列一共18本,后面还有2本要出,已经形成一个规模效应;第三是文化性,文史馆都是文化老人,对于我们去理解整个新中国的文艺事业,很有帮助;第四是史料性,口述回忆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活生生的史料,比档案文献更生动,细节也更多。
邢建榕谈到,口述史作为一项专门的史学技艺,对写作者来说,首先要在交谈中对口述者有一定的引导;其次要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能看出哪些是口述者的记忆或表述错误并予以纠正;最后还要能够对口述者未曾谈到,但相关的内容予以补充。邢建榕以《杜维善口述回忆》为例,其中提到杜月笙曾经资助《西行漫记》的出版,并在书上敲章赠送给诸多好友。但邢建榕以自己掌握的资料来判断,认为这似乎并无可能。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