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几位“多余人”形象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9-17 .... 来源:www.tuj8.co
【本文是1998年我的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发表于《湘潭大学学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现当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本科生学术论文而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恐怕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
“多余人”一词源自19世纪俄罗斯文坛,是对当时一种文学典型的命名。他们属于贵族知识分子,但既不满足于自己的上流社会,又不能跳出这种生活的小圈子与人民结合,所以在他人看来就成了社会上“多余”的人。“多余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多数出身于没落的名门望族,素受文化教养,不为官职钱财所利诱;也能看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弊病和缺陷,在反动专制和农奴制下深感窒息。他们虽有变革现实的抱负,但缺少实践。他们生活空虚,性格软弱,没有向贵族社会抗争的勇气,只是用忧郁、彷徨的态度对待生活,在社会上无所作为。
“多余人”形象的几个主要典型是:(1)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同名小说主人公)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多余人”,他厌恶首都彼得堡的世俗社交生活,来到了气息清新的乡村。他拒绝了外省地主的女儿达吉雅娜的爱情,又在决斗中枪杀了自己的挚友连理斯基。待他像拜伦一样从各地漫游归来,在彼得堡再次同达吉雅娜邂逅相逢,反过来向达吉雅娜求爱时,此时,已成为社交界贵妇人的对方却拒绝了他。奥涅金既愤世嫉俗,同时又远离人民,空虚无为。(2)别尔托夫(赫尔岑小说《谁之罪》主人公)本来有着“卓越的才能”和“伟大的抱负”,“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敞开着心扉”,但一旦进入社会,就处处碰壁,而被迫成为“多余”的人。(3)毕巧林(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主人公)是一名贵族军官,天资聪颖,才智出众,对由当时环境支配下的那种空虚无聊生活感到失望,但又没法摆脱,因此苦闷彷徨,甚至玩世不恭。
“多余人”一词源自19世纪俄罗斯文坛,是对当时一种文学典型的命名。他们属于贵族知识分子,但既不满足于自己的上流社会,又不能跳出这种生活的小圈子与人民结合,所以在他人看来就成了社会上“多余”的人。“多余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多数出身于没落的名门望族,素受文化教养,不为官职钱财所利诱;也能看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弊病和缺陷,在反动专制和农奴制下深感窒息。他们虽有变革现实的抱负,但缺少实践。他们生活空虚,性格软弱,没有向贵族社会抗争的勇气,只是用忧郁、彷徨的态度对待生活,在社会上无所作为。
“多余人”形象的几个主要典型是:(1)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同名小说主人公)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多余人”,他厌恶首都彼得堡的世俗社交生活,来到了气息清新的乡村。他拒绝了外省地主的女儿达吉雅娜的爱情,又在决斗中枪杀了自己的挚友连理斯基。待他像拜伦一样从各地漫游归来,在彼得堡再次同达吉雅娜邂逅相逢,反过来向达吉雅娜求爱时,此时,已成为社交界贵妇人的对方却拒绝了他。奥涅金既愤世嫉俗,同时又远离人民,空虚无为。(2)别尔托夫(赫尔岑小说《谁之罪》主人公)本来有着“卓越的才能”和“伟大的抱负”,“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敞开着心扉”,但一旦进入社会,就处处碰壁,而被迫成为“多余”的人。(3)毕巧林(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主人公)是一名贵族军官,天资聪颖,才智出众,对由当时环境支配下的那种空虚无聊生活感到失望,但又没法摆脱,因此苦闷彷徨,甚至玩世不恭。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