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八卦  >>  试解“李约瑟难题”

试解“李约瑟难题”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9-17  ....    来源:www.tuj8.co
彭美玉.分工、专业化与李约瑟之谜[J].现代管理科学,2006(1)。
魏文俊. 关于“李约瑟难题”的制度经济学解析_基于比较研究视角[J].XCIYUKJG.2009(5).
马克斯•韦伯,1995.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克斯•韦伯,198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 三联书店.
陈炎.儒家与道家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制约——兼答“李约瑟难题”[J].新华文摘, 2009 (1)。
(美)费正清,1999. 美国与中国[M].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朱荣贤,邱耕田.从制度化儒家看中国近代科学产生的困难——对“李约瑟难题”的一种解答[J].学术界,2003(4).
洪晓楠.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特质看 李约瑟难题[J].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999金观涛、刘青峰,1988.金观涛、刘青峰集---反思、探索、创造[C].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刘志一,1988.科学技术史新论[M].辽宁教育出版社.
张宇燕,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J]. 社会科学战线,2004(1)。
姚洋 高水平陷阱--李约瑟之谜再考察[J].经济研究 2003(01)。
朱淀,伍敬群.规模报酬递增的增长模型——李约瑟之谜解释[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
文贯中.中国的疆域变化与走出农本社会的冲动[J].经济学(季刊),2005,4(2)。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